隨機騙局心得 - 2

隨機騙局: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
Fooled by randomness: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in the markets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☆

不能光看機率,要一併考慮不平均的報償。

偏態與不對稱,這大概是我覺得這本書內最有趣的內容了。

中位數是指,一段序列中,位於中間的數,跟平均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它可以有效檢視,有多少值是低於中位數,比方說1, 1, 1, 2, 100 , 100, 1000,這七個數的數列,你會得到平均值172.57,中位數則位於第四位的2,只要outlier存在,或存在偏態,看中位數其實沒意義。

偏態分佈,中位數(Median)前後的分佈不是常態的。



作家王爾德四十歲時被斬斷有胃癌,關於他的存活機率,第一個資訊是這種並的存活期中位數是8個月,但他後來發現存活期望值(平均值)高於8個月,中位數的意思是,約50%的人不到8個月就死亡,但如果活下來,生命長很多,遠超於8個月。

王爾德

偏態或不對稱的意思其實指的是一邊的機率高於另一邊,或報償不相等,比方說參加賭局,1000次裡面有999次可以賺到1元,但只有一次的機會會輸掉一萬元,期望值是-9,期望值的算法是將機率乘以對應的報償的結果,也就是你每次玩。其實都是-9元,賠錢的頻率或機率本身不重要,必須和結果大小加起來判斷才行。
機率與不對稱的結果要一起評估

如果你決定就是會長期的賭1000次,那麼其實每次玩的期望值都是負數。市場和生活不是簡單的贏或輸,輸的成本和贏的獲利金額不同,小賺機率雖然高,但賺的少,反觀大賠就是陪全部,所以期望值不會最大化。

作者談有位記者訪問他市場動態如何,雖然他很討厭做這種預測,但還是答了下星期有70%的機率上漲,馬上被其他人洗臉說他放空SP500期貨,表示其實作者看好市場會上漲,但實際上他的操作卻是看跌後的操作,因為他認為一但下跌,會跌得比較慘,這就是偏態帶來的不對稱。
預期上漲,一旦下跌,後果會嚴重許多
罕見的結果(下跌)如果會造成重大影響,那麼就不能夠忽視,人傾向在意的是有沒有的問題,而不是大小。像是有沒有下跌,或會不會上漲,而不是一但上漲,報酬有多少,或者一但下跌,得付多後果為何。大部分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都有稀有事件。


統計學的有一個盲點,在於無法檢驗分佈不對稱,我們認為觀察越多,會獲得更多關於對象的知識,信賴區間隨著觀察的次數呈現非線性化比例提高,但是分佈不對稱時,統計就很難發揮。像是在黑天鵝效應裡面講的,火雞一直到感恩節當天,都認為它一餐會吃的比一餐豐盛,但感恩節當天,命運完全轉換,這就是非線性。如果在盒子內放置80顆黑球與20顆紅球,每次抽一顆球出來,這種不對稱的分佈,會讓『盒內有紅球』知識會增加得非常緩慢,但一但找到紅球,關於『盒內有紅球』的知識卻會急速增加。

Source :感恩節前夕的火雞
Source :感恩節當天的火雞

天真的實證主義,不曾不代表不會
想用統計來檢定一句陳述,如車禍發生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,可以用車禍發生的地點跟駕駛人平均住處距離來檢定,但必須小心解讀,因為天真的人看完會告訴你,說在家附近開車會比在遠處開車危險,但事實上人在家附近開車的時間可能本來就比較多(20%的人是在住家12哩範圍內開車),但問題更大的在後面,可以用資料反證一個命題,卻無法永遠證明某個命題。像是『未來三個月內,市場不會下跌20%』,或是『對於布希總統兩萬多次的觀察,發現他沒有一次死掉,因此他將會萬壽無無疆』。不曾發生的事情不代表不會。

作者推崇巴柏,巴柏認為理論只有兩種,一種是明顯找到證據或適當方式排斥的,且已經知道是錯的,第二種是不知道對或錯,但無法證明是錯的,像是『靈魂或神存不存在』,就是屬於這種命題。我們無法證明神存在,但也無法證明,神不存在。那麼關於這類命題,要採取怎樣的做法才比較好呢?答案就是『我接受過去給我的東西,但不受其害』,像是要不要信神,如果神存在,那麼對於信神的人有好處,如果神不存在,那麼對於信神的人也沒明顯壞處。


Source :大文豪作家:一隻猴子

存活者偏誤:打字機前的猴子
讓無數的猴子不停的在打字機前隨機打字,遲早其中一隻會打出一篇一字不差的『伊里亞德』,但你敢花大錢賭,這隻大文豪猴子下一篇會打出奧迪賽(Odyssey)嗎?這就是把隨機性當成代表性的最佳例子,忽略了其他可能性。表現最好的能見度最高,為什麼呢?因為輸家沒有現身。像是鄰家的百萬富翁(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: The Surprising Secrets of America's Wealthy)書中提到富翁的特質,就犯了幾個錯。一這些特質都是從富人身上收集的,簡單的來講我們不知道致富的人都有這些特質,還是是因為這些特質才導致致富,以省錢為例,這些富翁都很摳,省錢到某個境界,像是從不花錢買新車等,但是有沒有收集那種,很省錢但是沒有致富的人,或者致富了卻沒有省錢特質的(標準的type1, type2 error)?這就是明顯的存活者偏誤。第二個錯誤就是當時這群人的所在的歷史市場是相對多頭的。


受到情感控制的大腦
達馬西奧指出,完全沒有情感的人,連最簡單的決定也做不出來,早上沒辦法起床,情感是為了阻止我們拖延不決而存在,這某種也回答了人類大命運中的,為什麼要有意識,因為沒有意識,我們就沒辦法做決定。


人人都是機率盲
這與機率陷阱講的是同一件事情,任何判斷都要考慮Type I Error 與Tpye II Error,如果醫生宣判你得到某種疾病,此疾病偽陽性機率為5%,也就是宣判你得病,但實際上是誤判的機率,而全部人口中,有1/1000的機率罹患此病,現在隨機檢查一群人,發現有個病人的檢查結果為偽陽性,那麼此為病人真正得病機率為多少?

答案是?2%。什麼這麼低?大部分醫生只考慮檢查正確性,因此回答為95%,真正的答案是病人生病,且檢查發現確實得病的機率只有接近2%,答對的醫生不到1/5。
假設讓1000人檢查,那麼會有一位是真正得病的,但是偽陽性機率為5%,因此會有50位檢查的結果為陽性,真正得病的機率是等於

實際得病人數/(陽性人數+偽陽性人數) = 1 / 50+1 = 1.96% 左右

Source: A/B測試的謬誤,你的結論可能讓事情更糟

顯著性,因果性與信賴區間
A醫院接生了53%的男孩,B醫院接生了47%的男孩,我們可以就此拍案定論,在A醫院接生男嬰的機率比較高嗎?波動的水平也有信賴區間,但有些比較純粹是雜訊,不具任何顯著性。像是A賽車手比B賽車手快1.3秒,那一秒之差不夠顯著,因此不會定義A車手絕對比B車手優秀,但如果兩人一起騎車橫跨西伯利亞,A領先一星期,那麼這種差距才足夠排除隨機性,並產生顯著差異。所以重點在於什麼樣的差距可以讓我們『信賴』,作者舉一個例子,如果你明天要出國,外國的天氣溫度並不是重點,重點是溫差多大?溫差的大小才是打包的關鍵。但如果是1度2度的差別,那麼就不具太大差異。

Source :長時間賽事幾秒的差距不足以辨別優劣

書評揭露評論者本身多過於書本身的資訊
除非你很相信尺,否則用尺量桌子的同時你也在用桌子量尺,尺的可靠性越低,桌子的資訊越多?哇靠!上面這段話超抽象,但試試以下這段,在辛普森陪審團中,針對案件某位陪審團成員講出『血不夠多』,這句話沒揭露多少統計資料,只揭露該名陪審團成員進行有效推理的能力。意思就是假設你(尺)發出了一些訊息,如果你的可靠性不足,那麼你其實揭露的不是針對發表訊息對象(桌子)本身,而是你自身(尺)。

Source :用正確的尺量,才能得到桌子的資訊。


如果你不會花錢去買你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,那麼你也找不到好理由,繼續留著他們。
如果一連串的觀念都是被第一個觀念左右,我們就說那個觀念路徑相依。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明,你二萬塊美金買進一幅名畫,這幅名畫在市場上的價值已漲到四萬美元,要是你手上沒有這幅畫,你會考慮用四萬美元買進嗎?如果會,那麼我們會說你死性不改,一幅畫,要是你不肯照市面上的價格去買,那麼就找不到理性的理由,繼續留在身邊。

這個很適合拿來搬家時候評估自己的每一樣東西,將自己的視為珍愛的物品價格化,之後,問自己願不願意花同樣的價格,再次買進這些物品,如果不願意,那麼這些東西,也沒理由繼續留著了。


感想
我覺得作者很強,但看他的書要有耐心,架構比較亂,但卻相當有料。這本書我已經斷斷續續輸出好幾天,輸出的重點擺在,如果把這本書賣了,我自己會想留下哪些重點,凡事都推給隨機性,其實也是採用一個框架看所有難以預期的事件,人天生有解釋的慾望,即使未來難以預測,但還是想盡各種辦法預測跟捉摸。說到隨機性,還真的很幹,我停車的習慣是盡量找不用收取費用的停車格,一次二十元,長久下來的確可以省錢,最近被警察開單,之前再怎麼省,都被這次隨機性打翻。這就是遍歷性,時間一拉長,都會碰到!啃!人森啊~(煙)

輸入:7hr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