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大命運心得 - 2 (Homo deus: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)

人類大命運:從智人到神人(Homo Deus: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)
推薦指數★★

作者從歷史進程推理出人類社會的演化,提出另一個新的觀點『萬物不過都是演算法,人類沒有想像中自由,歷史是迭代的,從未來看現在,肯定意外可笑』



人可以選擇慾望嗎?
根據演化論,動物的選擇像是棲地,食物,配偶等,都是基因密碼的反應,如果人能夠『自由』的選擇自己想要什麼,那恐怕早已絕種。人一直以為自己有自由意志,但作者在這裡提出,問題並不在人類能不能因應內在慾望而做出行動,而是能不能選擇要產生什麼慾望?就像是看到蛋糕就流口水,那我可以選擇,不要流口水嗎?

經顱刺激器透過直流電刺激頭腦,這種頭盔有電擊,連接頭皮外側,產生若電磁場,瞄準特定大腦區去,刺激或抑制特定大腦活動,戴上這個,需要長期保持高度專注的工作就可以透過這個保持認知。透過這個Headset,人能更專注,去除許多雜音。這乍聽之下是好的,但科技的發明讓我們不再能夠仔細聆心內心的聲音,憑感覺做事,以前只要問問自己內心的感受,現在則是依靠外在的科技來幫我們決定,究竟要做什麼決定,像是開車時,我們決定要怎麼開,走哪條路線,現在,則完全仰仗導航,甚至還有新的智能抬頭導航顯示器。


敘事自我與經驗自我
敘事自我是我腦中以為的我,經驗自我則是實際上經歷事件的我。諾貝爾得主康納曼與大學合作做的大腸鏡快樂指數實驗,發現大部分的病人,評估整體滿意度時,是依靠峰終法則,也就是看診期間,最尖銳的痛苦指數與最後的看診感受做平均,若整體過程完全沒痛苦,但十分冗長,這樣的滿意度也會比短暫但最後的時候,痛苦一秒來得高。所以這也是為什麼,兒科醫師會在診間準備點心,讓痛苦的檢查完後,是愉快的吃甜點時間,這樣在鋒終評估時,至少終-愉快的部分可以拉點分數。以上述康納曼的例子,敘事自我了解檢查的過程是採用鋒終平均,但經驗自我,則是徹頭徹尾的體驗整個檢查過程。但我們大多受敘事自我所控制。

生命科學顛覆自由主義
所以生命到底是什麼?生命科學認為『自由個人』只是虛構的故事,人只是生化演算法。我們經歷那麼多,但敘事自我就像把剪刀,只剪出我們認為有意義的故事。現在除了人自己,各項工具,裝置,設備也開始被人使用,而這些意識,更大的一個層面是不允許人擁有自由。

智能和意識
在智能機器人與意識之間,我們選擇培育智能,是啊,前面提到,機器人或裝置不需要意識,一樣可以完成他們的功能,那麼,在這些機器人可以順利執行他們的任務的當下,人還比得過AI(人工智能)的地方是什麼?實際上是,很可能完全比不過了,以前人類以優秀的圖形辨識為傲,一台電腦要有辦法向人眼這樣快速變數圖形,相當困難,但今日人臉辨識技術越趨成熟,Alpha go也打敗李世石,作者提出,未來是演算法的天下。

生物演算法VS 人工演算法
生物其實是演算法,毒蛇,人,鱷魚等都是生化演算法的集合,經過數百年變化,天擇而成。(在哪樣的情況下朝解決某方面問題演化)。演算法不受物質組成影響,算盤不管用哪種材質做都是算盤,意思就是不管是生化演算法或人工演算法,都是演算法。既然都是演算法,就無法保證生化演算法永遠勝過人工演算法。

人類該何去何從,終身學習正解
作者認為未來的工作是屬於『人類做得比演算法好的』這一類型的,2030-2040年的就業市場會需要什麼技能難以預測,因此下一代也是很難教育,如果不想被淘汰,只能透過不斷的學習,打造全新的自己,前幾期的經濟學人恰巧也是以終身學習當封面,未來要不被淘汰,這兩者的預測基本上是同一個方向。自由主義崩盤是因為做決定的再也不是聆聽內心的感覺,而是透過裝置的數據來幫助我們做決定,像是書中提到未來開發的血糖偵測器,自動依據血糖高低而設定指令,自動執行。量化自己變成風潮,人的所有決策與感受,變成一堆數據。

探索心理意識頻譜
世界不完全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,花不是紅色的,草地不是綠色的,而太陽光也不是明亮的,人的感官輸入,只能夠看到其中一小段的電磁波頻譜,人類可視的可見光波長在400-700奈米,向上有紅外線,微波,向下有紫外線, x射線, r設限,聲音也是只能夠聽見某些頻率,其他更高或更低頻率的是聽不見的。那對於人類心理呢?目前大多數的研究只有次於規範者(自閉症或思覺失調)跟WEIRED族(Western, educated, industrialized, rich, and democratic)。主要是大部分頂級學刊論文中,都是以這類人做實驗與採樣,最好的例子就是教授的研究與抽樣對像大多是心理系學生。因此我們不能說,我們非常了解人的心理頻譜,畢竟還有這麼多的文化與人種。

吸蝙蝠吸過的血,飛蝙蝠飛過的洞穴,我以為我是蝙蝠,但我只是個戴上頭盔的人
蝙蝠用獨特的回聲定位系統來進行一切溝通與感覺,或許智人可以利用各種科技,模仿蝙蝠的身體與回聲定位系統,但我們永遠不知道當一隻蝙蝠的感覺是什麼。鯨魚和人一樣用大腦邊緣系統來處理情緒,甚至多出一塊人類沒有的組織,他們能在幾百公里外聽見彼此,並且有自己獨特的歌曲,曲長長達數小時,精緻而複雜。未來這些都可以透過強大的藥物,基因工程,電子頭盔,腦機介面打開這條通路。工具與設備延伸我們的大腦,提升我們的感官輸入,但這是好事嗎?

用進廢退的能力,聞得到的恐懼
遠古人類聞得到恐懼的味道,狩獵採集可以嗅出各種不同動物,人類,情緒的味道,啊不就泰山嗎?= = 人類認知與其他能力用進退廢,不用就不見了,現代社會會希望我們把神經元拿來解微方程式,而不是用來聞我們的鄰居。

睡不著,吞顆藥吧
人文主義總是強調,聆聽我們內心的聲音與感受,但如果,這些感受是被操縱的呢?就像戴上頭盔的美國士兵,或者有罪惡感的士兵可以吞顆百憂解(Prozac),對生活不滿的妻子,替你優(Citao)就是答案,這麼多聲音,有的被去除,有的被加入,到底該聽的是誰的,哪個才是真正的自我?答案是最近新興的科技宗教- 數據主義(Dataism),他們崇拜的,既不是人,也不是神,而是資料數據。

數據教:萬物網
數據教最重要的法則是,盡可能的連接越多媒介產生越多資訊,並且傳回到系統。在數據教中,不連結,不分享,不提供資訊就等於沒有價值。個人只是一小塊晶片,真正對整體人類有貢獻的是背後那個龐大的處理系統,它總結歸那出有用的模式,讓人挪用。以前聽的是神祇,是人類自我的感覺,現在聽的是演算法的聲音,透過分析你的數據,決定你今天該是爬山還是跑步,透過瀏覽擷取臉書資訊,知道你有可能喜歡哪項商品,推播給你,你提供越多資訊,他越能幫你做所有決定。

未來最關鍵的問題
數據教,然後呢?對於人類未來的思考,很容易侷限在當前的意識形態和社會,未來究竟會怎麼發展,短期來看可能是經濟,難民,但長期來看可能是全球暖化或貧富不均,除了這些之外,還有個重要的三大問題,作者希望我們思考:
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,而生命真的也只是資料處理嗎?
智能和意識,究竟哪一項更有價值?
如果無意識但高智能的演算法,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我們時,社會、政治、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呢?

感想
感動!若有人能看到這裡已經很不簡單。

總結,作者從歷史進程推理出人類社會的演化,提出另一個新的觀點『萬物不過都是演算法,而人沒有想像中自由,歷史是迭代的,從未來看現在的一切,肯定覺得可笑』 。

人類的命運一向是被推著走的,一個事件/科技的發生有可能是整體人類生活改變的轉淚點,像是iphone的發明,或911事件讓美國出兵阿富汗伊拉克,不久前還看到1960年代,安靜而和平的阿富汗街道照片,平鋪挺直的馬路上有安份守己的小販,與逐漸被西化的少男少女剛從學校走出來。這番從前的光景比起可怕戰火的今日,無家可歸的孩子與廢棄建築的街道,恐怕更是令人想像不到。

人類未來的命運不見得總是好的,但也不總是壞的。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.

======

輸入: 12hr
輸出:6hr

人類大命運讀後感- 1 (Homo deus: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)
釣愚讀後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