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克大學行為金融學心得 - The St Petersburg Paradox and Dominance Axiom

The St Petersburg Paradox     
   
若有個遊戲規則如下:

丟擲一枚公正的錢幣,若第一次結果為反面,則會得到2美元,第二次也為反面,則得到4美元,若第三次也為反面,則得到8美元,依此類推...

問題一:你願意花多少錢進行以下的遊戲?
問題二:你期望從這個遊戲內獲得多少錢?


一枚錢幣為正面或反面的幾率各別為50%。第一次擲出反面的機率為50%,在第一次擲出反面的機率下,第二次也擲出反面的機率為1/2*1/2 = 1/4, 第三次為1/2*1/2*1.2 = 1/8 ...依此類推,因此這場遊戲的期望值為(1/2*2)+(1/4*4)+(1/8*8)+...= 1+1+1+1….= 無窮大。而無窮大其實是我們玩這場遊戲的期望值,但回頭去看看,你剛剛對這兩個問題的解答,你的答案一樣嗎?
     
實際上,不理性的我們不太願意花很多錢去玩這個遊戲。這裡用效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做出不理性的決策。雖然贏得4塊錢的快樂 (稱為Utility[4])比贏得2塊錢(Utility[2])來得大 

雖然 U(4) > U(2),但U(4)-U(2) < U(2)-U(0)


根據Utilty of Money的理論與圖表,雖然U(4)的確大於U(2),但不是大兩倍的快樂,也就是效用與金錢之間的倍數關係並不相同,實際上隨著連續翻出的反面次數越多,效用(Utiitly)並不是呈現等具遞增,反而是效用趨緩。所以最終期望值結果的效用並不是無窮大,而是比無窮大小得多。

最後,一般人對於這個遊戲所願意支付的價格,其實是4.34美元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Source:Duke university, Behavioural Finance




Indifference Curves and Axiom 1: Dominance, or “More Is Better”

對於每一種決策組合,並不是純粹的多就是好,而是要看組合間能夠讓人多滿足與開心。
每一個Indifference Curver通常不是線性,而是曲線。原因在於只擁有其中一個選項,並且擁有過多這個選項並不會讓人比較快樂。


舉例,你一共有24萬元,假設一台iPhone售價3萬元,一台iPad售價2萬元。那麼其實你可以買:

選項1: 7台iPhone
選項2: 12台iPad
選項3:iPhone 4台, iPad6台。

其中若畫成函數的關係,選項1, 2的滿足程度會遠比選項3來得低。原因是因為,選項3礙於預算的限制,其實是最佳的選擇。某種物品過多時,其實不見得有好處。就好像一台iphone我的滿足程度很高,但是當我有7台iphone時,若其他iphone沒有其他利用/使用的價值,此時擁有就變成了一種負擔。

課程中的舉例為咖啡和甜甜圈,即使所有錢都拿去買咖啡,一個再怎麼喜好咖啡的人也不太可能一天喝25杯,因此在經過評估沒辦法轉手利用或儲存這些咖啡的情況下,一定有一個臨界值是被覺得這樣就好的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Source:Duke university, Behavioural Finance



雖然我們都知道,多就是好,至少它的效用是高的,但人並不如此理性,因為在某一個程度之後,也就是後面遞增的效用越來越少時,我們不會願意再去接受更多。理性的人應該要接受多就是好,但其實日常內,我們的決策是經常違反這個定理的。

而這個定理其實與處置效應偏誤有很大的關係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