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察人心:用戶訪談成功的秘密讀後感 (Interviewing users: How to uncover compelling insights by Steve Portigal)

洞察人心:用戶訪談成功的秘密
Interviewing users: How to uncover compelling insights (Steve Portigal)
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☆

清空大腦內的成見,採取中立的姿態觀察挖取洞見,透過開放簡短的問題和技巧,從制式問答轉為和諧愉快的分享,切換不同問題確認答案,比手寫筆記更有效的記錄方式,最後是練習練習再練習。

為什麼想看這本書?對於產品人而言,了解他人背後真正的想法十分重要,而如何透過訪問,問出真正的洞見,是我覺得需要提升的。


高手的套路,訪談的框架
一個高手之所以為成為高手,就是因為他有些別人不知道操盤模式,在這裡,作者指出的就是優秀訪談者所具備的訪談框架。
  • 出發前先把清空大腦 (Brain damp),集合採訪者,針對討論議題,發表看法,集結並清空這些想法,不要期待自己了解到什麼,而是培養自己廣泛非特定的好奇心
  • 接受他人的世界觀,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部分了。不要怕蠢,問一些你自認你知道答案的問題。
  • 建立親密關係,透過談論自己或共同點,提問與說故事來增加友好感,用你們共同的經歷建構自然狀態,並承認訪談是不尋常的事
  • 推進臨界點,有個臨界點是讓訪談不在一問一答,而是提問與講故事。盡量想辦法達到那個臨界點
  • 主動式傾聽,並將下一個訪談的問題轉為傾聽後的關聯問句,你選擇的問題與提問方式,證明你正在傾聽。

訪談過程
  • 確認研究目標
    • 這次的訪談或研究可能會在初始期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,但通常會隨著研究的進行而逐漸明朗,最好可以在一開始訪談利益相關人,深入挖掘目標跟合作。
  • 前期準備與現場
    • 物色受訪者,敲定日期,有個訪談指南,保密協定,酬勞等等。
    • 抵達現場後,可以重申自己的目標,開始發問,過程中若有些尷尬,想辦法排除,盡量從制式的一問一答到主動相談甚歡的情境。
    • 重視社交禮儀,適當的自我介紹與安排與受訪者面對面的座位。
    • 簽署訪談條約時,不要有防衛性閒聊(如不會發佈到什麼上面去)而是給一支筆跟條約,讓受訪者慢慢看。
  • 訪談過程:
    • 不用只是你問我答,可以透過展示或抽象工具溝通來得到訊息。比起問,你是怎麼更新播放列表的,不如直接請他們展示,可以向我們展示一下您如何更新播放列表的嗎?或你能示範一下該怎麼泡咖啡嗎?讓對方有專家感。觀察一個自然發生的任務或行為,也可以製造或使用一些抽象的工具來進行溝通,像是繪製示意圖或為可能的概念做一個簡單原型(像是很小size的手機)等
    • 中立與開放的詢問方式,我們不是專家,訪談對象才是,我們希望收集他們的故事和觀點,並且聽到他們在不受影響時,會說什麼話,使用他們的語言和術語,如果他們提到某個產品或功能有錯誤時,不要明確或含蓄地糾正他們。詢問開放式問題,而非封閉式或選擇題,不好的問題如,請告訴我你喜歡搭公車的三個原因?好的問題應該是你可以告訴我你搭乘公車的經歷嗎?如果是想要展示某個產品概念給受訪者,則需注意中立的展示方式,找面鏡子練習,一直到你自己聽起來很中立為止,如果是用,“這是我一直以來... .的”像這種問法其實是不中立的。展示你的概念時,用開放式問題『你是怎麼想的?』作為開端,讓受訪者自行發表想法。問最短的問題,不要有引導性,然後保持沈默把主導權給受訪者
    • 讓受訪者有主導感,也就是所謂的氣場,有點抽象,但其實就是現場氣氛如何?是和諧的嗎?或緊張沈默的?採訪者人數多寡,問法等都會影響到氣氛,而氣氛則會影響受訪者透露訊息的多寡。不要去回答一些你才是主導者的問題,情勢與緊張氣氛會改變。
    • 保持視線接觸,關於座位的安排,若有兩位採訪者,建議直接都面向受訪者,不要讓受訪者頭轉來轉去。
    • 觀察與稀釋尷尬,若有尷尬狀況出現,盡量敏銳的觀察與放慢步調,看是哪個環節導致。就像Skype時,因為看不到對方,只能夠透過對方講話一回一答,有時因為線路影響導致對話延遲,會突然發生聽不懂對方,這是因為不同步的關係導致,在訪談時也要注意這點,若發現有不同步時,要盡快放慢仔細的觀察。
    • 詢問時,不要突然跳到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,若真的要跳過去,也要有個過渡的開場,轉移話題時用過渡性詞語,如太好了,我現在想換個話題...。
    • 問題盡量簡短跟開放,新手會犯的錯『你早上吃什麼呢?是蘋果、果汁還是...』這類問法有引導性嫌疑,後面的還是有一種婆媽感。最好的問法是昨天早上你吃了什麼呢?
    • 參與式設計,給參與者工具,讓他們向我們展示是如何開始一個新設計。
    • 門把效應,隨著訪談結束,受訪者更可能在最後一刻吐露寶貴的訊息,別忘了紀錄。
    • 訪談指南不要在現場拿出來看
    • 交叉詢問,注意是否已經接收到問題的答案,做好準備使用不同類型的問題多問幾次
    • 術語,回顧受訪者使用的語言和術語
    • 事後糾正,如果想為受訪者糾正些什麼,像是軟件設定錯誤,請等到訪談結束再做。
  • 訪談紀錄與事後分析
    • 訪談需要高度認知負荷,邊訪談邊做筆記,其實效果肯定不好,筆記能記錄的事情有限,且是過濾後的結果,最好能錄音或錄影,重現當時情境。其他相關訪談紀錄這部分的資料還很多,就不多寫。


問題方向指引
  • 探尋上下文與細節
    • 順序:如從事或執行某些任務的步驟等
    • 數量:如發生那種情況你會刪除多少文件
    • 具體例子:你昨天早上吃什麼
    • 例外:你能告訴我訂單出問題的情況嗎
    • 完整列表:你能告訴我你買哪類型的書嗎?有哪些?
    • 關係:你是怎麼跟經銷商合作?
    • 組織架構:他的主管是誰?
  • 挖掘受訪者未說明清楚的內容
    • 釐清代詞:你剛說的那個,是指新的伺服器對吧?
    • 密語或本地語:為什麼你稱這個為蝙蝠洞?
    • 情感線索:你提到Best buy時,為何發笑?
    • 原因:我曾試圖跟老闆講,但他沒有接受...。為什麼他沒有接受?
    • 細緻的探究:你剛提到一種困難的情況改變你的用法?你可以說說那是什麼情況嗎?
    • 無假設探究:有些人對現任政府有非常負面的看法,其他人不會,你是如何看待?而非問“你是如何看待我們的政府?”
    • 向局外人解釋:如果是十年前,你會怎麼跟我解釋智慧型手機?
    • 教導別人:如果你不得不讓你女兒來操作你的系統,你會怎麼跟她解釋?
    • 過程比較:用這三種方式來傳送訊息,會有什麼差異?
    • 同他人比較:其他教練也會這樣做嗎?
    • 跨時比較:過去的五年中,你的家庭拍照活動是如何變化的?你覺得五年後會有什麼不同?


感想
大多是跳著看,挑自己有興趣的部分,內容有其他一大部分是關於解決現場障礙的,像是受訪者放不開,或者談到很尷尬,甚至是採訪者察覺到入賊坑,情勢不對有危險時,該如何是好?我自己覺得最受用的部分,還是觀察與主導,其實整個訪談研究的過程不是問對方幾個問題記下來這麼容易,收集資訊只是其中一環,好的採訪與壞的採訪對研究成果影響甚鉅。但觀察與和受訪者建立關係,讓人覺得放心願意傾訴,這些都沒辦法看書就會了,還是得透過不斷的練習實踐


=========
輸入:3hr
輸出:2hr
=========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